第(3/3)页 秦国……嬴驷……那个曾对他言听计从的君王,如今已是日暮西山了。 秦国真的还能抵抗这些气势强盛的铁骑吗。 从嬴驷让他迎回芈八子母子便不难看出,那个曾经那个英明神武的秦王,已经湖涂了。 于公,秦国已册公子荡为太子,便不再于而今本就动乱之际,再行废立之事。 于私,张仪心底还是偏向立公子稷为太子,虽然公子稷回咸阳征位可能会造成秦国的动乱,但若他日公子荡为秦王,张仪而今的地位可就全完了,说不准还会落下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。 他与芈八子本就是旧相识只是其一,最主要还是他与秦王后魏氏一脉不和。 不过赵王不放人,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。 他不相信,赵王会看不出这个祸乱秦廷的机会;就算赵王本人看不出,难道整个赵廷都看不出,他的师兄苏秦看不出? 由此可见赵国新的布局定然是囊括了秦国,或者本身就是针对秦国,且图谋必然不小,不然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。 张仪突然有些不甘心,昔年折竹刻写、受辱魏楚,最后终于有了让他实现毕生抱负的国家。 然现在眼看秦国日渐衰微,他穷其一生钻研的纵横之道屡屡受挫。他的心底其实一直都不服师兄苏秦,他不认为自己才学智慧要比师兄差。 然而现在两相的境遇却截然不同,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。 张仪实在不愿意放弃这半生的拼搏秦国,更何况他为秦国背负了那么多的骂名,他就是投奔他国,又有那个国家会收留于他,又有那个国家会相信他的忠心? 那个曾唤出:‘张子世乃秦人矣。’的秦王嬴驷。 那个曾意气风发的王者,已然是不久于人世矣。 念着念着,张仪不禁又回想起,他出使秦国的前一个傍晚。那个身体虚弱不堪的秦王,犹如稚子般对自己说的那番话,还有交给自己的那封帛书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