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带着满车硬塞过来的礼物,李洛风风火火来到什刹海。 花费了几百万倒腾的小院。 不过来看看怎么行。 时隔将近一个月,这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整个小院的外围都搭起框架,又用防尘布遮挡住,叮叮当当的声音不断从里面传出。 各种施工材料,在外面胡同口整齐划一地摆放着。 各种青砖,瓦片堆得满满当当。 够不上四合院。 但这种小院的搭建同样要符合相关标准,里面管不着,可外观一定要是相应的四合院风貌,不能把房子推倒自己弄栋小别墅。 一个电话打出去。 很快有人从里面走出来。 对方看到站在建筑材料旁边的李洛,快步迎上前。 “李先生好。” “刘工。” 李洛打了个招呼,接过安全帽戴到头上:“现在进度怎么样,我今天正好有空,过来看一看。” 这是姜闻介绍给自己的人。 在翻修老建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,那套装修雅致的四合院,就是这个家伙的手笔。 “东西都拆得差不多了。” 刘工让了一根香烟,在李洛拒绝后带头往里走:“接下来就是翻修,李先生放心,都是按照你的要求走的,出来的样子绝对让你满意。” 花一百万装修,不满意都不成。 来到里面。 整个小院不复上次过来一片荒芜的样子,变成了一个大工地。 和对方说得一样,拆得差不多了。 一间间房子,拆得空洞洞。 只剩下主体框架。 庭院一侧还挖起了坑,泥土堆得老高。 关于这个院子的装修风格,李洛没有选择老式四合院那种红红绿绿的配色,那玩意给他的感觉就跟住在庙里差不多。 在涿州拍戏的时候。 刘工就带着设计师一起上门找他研究装修方案。 在李洛给出自己的想法后,整个院子的装修更偏向于徽派风格,灰瓦青墙,又有竹子环绕,庭院中还会建造假山水榭,挖个小水池养养鱼。 在院子的各个角落也会腾出不少小花坛,可以种上一些花花草草。 人嘛,总喜欢亲近自然。 房屋外观古朴,但是住起来要新。 地暖、卫生间等等能让生活过得舒适的东西都要到位。 住人的房间保留三处就够,一个大主卧,两个次卧,剩下的是会客室、烟酒储藏室、餐厅、棋牌室、厨房之类的。 房子是自己住的,怎么舒适怎么来。 在屋子上方还会搭建一个大露台,从露台可以看到整个小院,旁边又有高大的银杏树遮掩,一到秋天到处都是金灿灿,景色别提有多漂亮。 没事整个小烧烤,赏赏风花雪月。 当然,现在都是设想,不过这个设想再过上几个月就能实现。 就算因为特殊情况延误工期。 等到秋天的时候,也能基本翻修完毕。 现场乱得就跟个大工地似的,也不耽误李洛看得兴致勃勃,毕竟对他来说,这还是第一次花大手笔建造一处属于自己的家。 国人嘛,对安家置业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特殊情感。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。 李洛没有对施工现场指指点点,他完全就是过来看个新鲜,反正到时候会请验收团队。 合适了就结清尾款。 不合适就扣钱。 事情就是这么简简单单。 一个电话打过来,工地之旅匆匆结束,李洛开上车奔赴学校侧门,新买的这个院子距离北电也就二十分钟左右车程,算得上极为便捷。 老远就看到路边的三个女人。 她们身边还放着大包小包的物件,那个架势一看就是搬家。 “在这里。” 看到驶来的大切,黄生衣兴奋地挥舞手臂。 “黄生衣同学。” 李洛甩上车门,笑呵呵地走过去:“你们也太迫不及待使用我这个免费劳动力了吧,刚回到京城,也不给我喘口气的时间。” “伱还抱怨。” 黄生衣张开双臂,给他来了个轻轻的拥抱:“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。” 短信沟通是常有的事,她们当然清楚李洛今天会回来。 李洛也知道黄生衣和边小小要搬到外面去住,北电的学生到大二大三后,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住到校外,这是方便跑剧组接广告。 学校环境再好,也不如外面住得自由。 边小小她们就是专门等着李洛回来,选择在这个时间搬到外面。 李洛是有车又有力。 不用白不用。 只是看向站在一旁的第三个女人,李洛显得有些困惑。 “李洛学长好。” 第(1/3)页